我與自行車的緣起

Written by OSCAR on 9 10 月, 2008


鐵屁股的潮流是繼休旅車之後又開啟新的流行;我又是如何開始?

最近一窩瘋流行踩自行車,不論是省錢、運動、流行、休閒等等也好,反正各自有自己的緣由與原因,姑且不論他人,我呢則是純粹「運動與休閒」,我自己呢…如要說 :「省錢」、「省油」都是騙人的,我不會很高尚的講「節能省碳」,除非自己不開車、不點火、不消耗能源等等,腳踏車很多人一買就是數萬元,要我說「省油省錢」…計算機拿來按按~~也是騙人的!騎車就騎車,運動就運動,我不喜歡一窩瘋的流行趕趨勢,要運動理論上買台陽春款1999元沒檔的雜牌腳踏車不是更符合「運動」的目的與精神嗎?越難騎才越消耗身體熱量與流汗,我們買了一台數萬元的名牌腳踏車,然後再去花錢改裝,改的很好騎又輕,踩起來又輕鬆…然後要我說「省錢、節能省碳、運動」…哈!我是說不出口,如果是我大概只剩「流行」可以當作一個「理由」了!
很奇怪的不知不覺在這個時間點就只能換個「腳踏車」來運動,近來油價漲、物價高、所得低之後,以前常常到處跑去露營、登山、玩樂也減少了,天災多,野外可以休閒踏青的地方也少了,都市生活除了去郊山走走運動,大概只剩腳踏車可以取代之,不然就是打打球也可,只是都市空氣稍差些了很可惜。
最近跑去買了二台折疊車來跟老婆出去騎騎車,捷安特FD-806一台6000元分個三期算是物廉實用的一款折疊腳踏車,前鎮子差點也一窩瘋從KHS T3、T2、DAHON、FD-17S一路看了3個月,想了許多實務與實際面後終決定買FD-806,我想在這在此階段最好的選擇了!
而我的單車緣由歷史呢…則要從以下這張照片說起了;
下面這張是我很小很小(幼稚園)的時候回埔里所照的,後面是我表弟,不過實際上我是毫無印象了,看這張照片其實是很陌生的,只是大家都有小時後騎著三輪車的印象吧!

下面這張應該是我小一左右的照片吧,家裡買的腳踏車於我家屋頂照的,當時只會騎掛輔助輪子的腳踏車。

到了小五左右,當時有存了些錢跟我哥介紹認識的人買的「越野車」,我是左邊瞇著眼騎黃色的越野車,當時和幾位也有此款腳踏車的同學們的合照。

記得之後也是開始流行一股「越野車」之熱,很多人都玩出練特技,什麼海豚跳、單輪、翻轉等等,我也有參予到,我這台車雖是二手的,但在當時市面上仍少之又少,很特別的是我這台沒有手煞車,而是「踏板」反踏做後輪煞車,這可要學習適應一下這種停止減速模式,類似「技術車」這款無鋼圈為塑膠的,與最右邊的是一樣款式,像我右邊二台的牌子是英國「萊禮」,車頭有個很像孔雀還是鳥的符號,車身有電鍍亮的漂亮也真炫。記得當時我這台車還在同學家樓梯口內被偷走過,由於此台整車鮮黃,市面沒幾台,沒三天就被我哥的同學在附近給逮到!這是我遇到「偷竊」腳踏車的第一次。

高二的時候心血來潮跟同學邀約計畫了一趟「長途單騎」的活動,當時那台越野車好像搬家送人了,忘了去向,由於我哥那陣子有在玩腳踏車,他有一台組裝不錯的公路車,整台幾乎都是SHIMANO組件組合的,快拆輪車子又輕,他當時開始有「偉士牌」在騎之後,這台腳踏車幾乎就轉給我接手,變成我的交通工具。

於是這個「長途單騎」變成我人生第一個計畫性的特別行程,17歲那年我找了四位高中同學,從台北市松山火車站前出發,沿著台五線汐止→七堵→基隆→走台2線濱海公路一直騎到宜蘭「頭城」,第一晚在「頭城海水浴場」露營,原本第二天行程是要繼續往花蓮走蘇花公路,但當晚大夥討論之後覺得體力上有點負荷,於是臨時改變計畫將腳踏車上火車寄運到花蓮「新城」站,隔天則搭火車前往花蓮。

基隆港前的合照。


濱海海邊的合照-1987年4月6日。


騎了一天抵達宜蘭頭城。

第二天坐火車到花蓮新城站後,往太魯閣→天祥,這邊開始一路上坡,有點吃力但卻很有意思的一段路,晚上住宿在天祥「教會」中。第三天當然輕鬆了,一路下坡回「新城」火車站,腳踏車連人一起搭回台北,這過程雖然「偷走步了些」省了一大段行程,但卻是我印象深刻的一段鐵屁股旅程!


第三天早上於天祥前合照…中間怎麼多了一位女生?這是前晚出來買消夜時,同學搭訕的一位小店原住民朋友啦!


大家一定會覺得我當時很像個子很小…雖然當時還在「長大」中,不過主要是我另外四位同學都是學校的「糾察隊」成員,體格身高當然都是170以上低!(我現在也有174CM)

結果高中畢業後這台腳踏車竟然在工作的公司外被偷走~~這是我遇到的第二次腳踏車的「偷竊」,真是太大意了,但這次結果找不回來了~~只留下以前的一些回憶!

 


發表評論





(若看不到驗證碼,請重新整理網頁。)